关于深入开展诚信教育的通知

(保监发【2006】29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的要求,扎实推进诚信建设,为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基础,我会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行业普遍深入地开展诚信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保险业是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项目。保险业的诚信状况,不仅关系到行业自身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局面。因此,每一位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通过教育,在全行业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使诚信经营成为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形象,推动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周密组织安排,确保教育深入开展。保险业诚信教育要以中国保监会组织编写的《保险诚信读本》、《保险职业道德教育读本》和《保险法律法规诚信要求摘要》为基本教材,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
    各保监局要成立教育领导小组,根据本辖区的具体情况,周密制定规划,积极组织推动各类保险机构开展教育,确保时间、内容和效果落实;各级保险学会和保险行业协会要在监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体做好制定计划、组织培训、专题辅导等工作;各保险总公司在组织实施总公司机关教育的同时,要对分支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并认真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2006年的保险诚信教育工作,主要分为5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动员阶段。3至4月,各单位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本辖区的年度教育计划、长期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方案,并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为全面开展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各单位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请于4月底前报保监会。
    (二)普遍教育阶段。5至6月,各单位要结合本职工作,搞好基本教材的普及性学习。本阶段以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照基本教材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各保监局和各保险机构,要认真进行检查督促,并注意发现和宣传学习认真、改进明显的典型,及时在本辖区和本单位范围内宣传推广。6月底前,各单位要进行一次学习心得评比,并向当地保监局报送阶段性教育情况。
    (三)重点教育阶段。7—9月,要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对各级高管人员、核保核赔人员、法律责任人、精算责任人、财会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等进行重点教育。本阶段主要采用开办培训班的形式,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客户代表等,对基本教材、有关法律法规、社会对保险业的诚信要求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并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诚信建设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探讨,找出本地区、本单位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提高措施,为扎实推进全行业诚信建设奠定基础。重点人员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课时。各保监局要切实做好组织落实工作,保监会将对有关地区和单位的教育情况进行抽查。9月底,各保险总公司要向保监会报送二、三阶段的教育情况和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其他单位和各分支机构,要向当地保监局报送总结和改进措施。
    (四)深化效果阶段。10月,中国保监会将组织协调有关机构和媒体,以基本教材为内容,在全行业开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由各保险机构组织参加,竞赛结束后将评选出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并在全行业通报。
    (五)总结提高阶段。10月,各单位要在各阶段性小结的基础上,对年度教育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充分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为今后继续开展教育和建立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10月底前,各单位要将年度教育情况总结报中国保监会。
    三、要注意总结积累经验,制定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单位在谋划、部署、实施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注意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持续开展教育和树立诚信行风作好准备。年度教育结束后,要结合总结分析,根据本年度教育情况、对照改进情况和本地区、本单位的诚信建设状况,研究制定开展诚信教育和加强诚信建设的阶段性规划及长效措施,并同年度总结一起报中国保监会。
    为建立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中国保监会将把诚信教育纳入从业人员的常规教育培训范畴。将诚信教育的基本教材作为中介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加大诚信试题比例,突出诚信意识提高;将诚信教育同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接轨,教育时间计入《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要求的继续教育学时;将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高管人员任职资格核准、新机构开业的重要参考项目;
    第四季度,各单位要结合年终总结,对本年度的理赔时效、投诉数量等,认真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并据此制定或完善下一年度诚信教育计划和改进措施。
    四、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作配合,不断把诚信教育引向深入。加强诚信建设,是全行业各类机构、各种人员的共同责任,搞好诚信教育是加强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教育的组织领导,监管机关、社团组织、保险机构要密切搞好协作配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不断把教育引向深入。
    (一)要把诚信教育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育不走过场。加强诚信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各单位要将这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挂帅,组成强有力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加强跟踪督导,并根据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和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教育计划,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强化教育效果。
    (二)要强化全行业加强诚信建设的责任意识,搞好协作配合,确保教育取得实效。监管机关、社团组织、保险机构在教育中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协调,搞好配合,在方案制定完善中共同研究,在方式方法上相互借鉴,在场地使用中互通有无,在师资聘请上协调配合,真正做到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同心协力将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三)要强化各级高管人员在诚信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确保教育有的放矢。各级高管人员是诚信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在教育中作为重点,不仅搞好自身的学习,而且要运用学习成果对员工进行辅导,对本单位的诚信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新开业的机构和新入行业的人员,要全部纳入重点教育范畴,当年培训完毕;其他重点人员,如受时间条件所限,本年度不能全部完成的,要和一般工作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一起,纳入下年度或更长时期的重点教育计划,分期分批实施。
    (四)要结合保险业特点,创新方式,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险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要充分吸收这些创新成果,以晨会夕会宣导、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将教育搞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同时,要积极同有关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对教育意义、内容、效果和保险业诚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等进行宣传,并充分利用标语、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教育成果尽快转化为全行业诚信经营的自觉行动。
    附  件:保险法律法规诚信要求摘要

二○○六年三月十七日

    附  件:保险法律法规诚信要求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2年10月28日修正)
    第五条 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十一条 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以外,保险公司和其他单位不得强制他人订立保险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第二十八条 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本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另有规定外,也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所列行为之一,致使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或者支出费用的,应当退回或者赔偿。
    第三十二条 保险人或者再保险接受人对在办理保险业务中知道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者再保险分出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五十四条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实付保险费多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将多收的保险费退还投保人。
    第六十七条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其自身伤残或者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
    第一百零六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四)承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五)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
    第一百三十一条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四)承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第一百三十八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欺诈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未发生保险事故而谎称发生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三)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人身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或者指使、唆使、收买他人提供虚假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一百三十九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或者拒不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保险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限制保险公司业务范围或者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构成范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保险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限制保险公司业务范围或者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第一百四十条 保险代理人或者保险经纪人在其业务中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或者经纪业务许可证。
    第一百四十一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4〕14号 2004年12月1日)

    第五条 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遵循自愿、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予颁发《资格证书》: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二)因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受行政处罚未逾3年的;
    (三)被金融监管机构宣布在一定期限内为行业禁入者,禁入期限仍未届满的。
    第五十条 参加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试无效,2年内不得参加考试:
    (一)提供虚假报名材料的;
    (二)违反考场纪律的;
    (三)其他作弊行为。
    第五十二条 申请换发《资格证书》,持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3年中每年接受保险知识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60小时,接受保险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30小时;
    (二)前3年内未因欺诈和严重金融、保险违法违规行为受刑事或者行政处罚;
    (三)无故意不履行数额较大个人债务的行为。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三)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公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破产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自该公司、企业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的;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许可证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中介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被吊销许可证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自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未逾3年的;
    (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
    (六)被金融监管机构决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在金融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期限未届满的;
    (七)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或者中国保监会调查的;
    (八)因欺骗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受到中国保监会行政处罚未逾5年的;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不适合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条 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提交说明材料;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隐瞒不报的,中国保监会对该拟任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不予核准:
    (一)曾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受过司法机关、纪检或者监察部门审查的;
    (三)曾受过金融、保险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
    (四)曾受过保险行业组织处分的;
    (五)曾有故意不履行数额较大的到期债务等不诚信行为的;
    (六)曾被雇佣单位辞退、开除或者免除职务的;
    (七)曾对重大工作失误或者经济案件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的;
    (八)申请时仍在保险公司或者其他保险中介机构中工作的。
    第八十四条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与所委托的保险代理机构或者保险代理分支机构串通,截留、侵吞保费或者收取该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代理分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回扣;
    (二) 与所委托的保险代理机构或者保险代理分支机构串通,侵占、挪用、骗取保险赔款;
    (三) 对直接承保业务提取手续费、佣金或者类似费用;
    (四) 通过所委托的保险代理机构或者保险代理分支机构,向投保人、被保险人以及未取得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保险代理手续费、佣金或者其他非法利益;
    (五) 利用保险代理业务进行弄虚作假的其他行为。
    第九十九条 保险代理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对在经营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第一百零一条 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代理分支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在开展保险代理业务过程中,不得有下列欺骗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行为:
    (一) 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二)以本机构名义销售保险产品或者进行保险产品宣传;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泄露在经营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
    (五) 挪用、截留保险费、保险金或者保险赔款;
    (六) 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第一百零二条 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代理分支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在开展保险代理业务过程中,不得有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 虚假广告、虚假宣传;
    (二) 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其他保险中介机构的商业信誉;
    (三) 利用行政权力、行业优势地位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或者限制其他保险中介机构正当的经营活动;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五)超出许可证载明的业务范围、经营区域从事保险代理业务;
    (六)向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返回手续费或者变相返回手续费;
    (七)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4〕15号 2004年12月15日)

    第五条 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予颁发《资格证书》:
    (一)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二) 因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受行政处罚未逾3年的;
    (三) 被金融监管机构宣布在一定期限内为行业禁入者,禁入期限仍未届满的。
    第五十四条 参加保险经纪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试无效,2年内不得参加考试:
    (一)提供虚假报名材料的;
    (二)违反考场纪律的;
    (三)其他作弊行为。
    第五十六条 申请换发《资格证书》,持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3年中每年接受保险知识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60小时,接受保险法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30小时;
    (二)前3年内未因欺诈和严重金融、保险违法违规行为受刑事或者行政处罚;
    (三)无故意不履行数额较大个人债务的行为。
    第七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三)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公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破产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自该公司、企业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的;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许可证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中介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被吊销许可证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自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未逾3年的;
    (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
    (六)被金融监管机构决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在金融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期限未届满的;
    (七)正在接受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或者中国保监会调查的;
    (八)因欺骗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受到中国保监会行政处罚未逾5年的;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不适合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四条 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提交说明材料;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隐瞒不报的,中国保监会对该拟任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不予核准:
    (一)曾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受过司法机关、纪检或者监察部门审查的;
    (三)曾受过金融、保险监管机构行政处罚的;
    (四)曾受过保险行业组织处分的;
    (五)曾有故意不履行数额较大的到期债务等不诚信行为的;
    (六)曾被雇佣单位辞退、开除或者免除职务的;
    (七)曾对重大工作失误或者经济案件负有个人责任或者直接领导责任的;
    (八)申请时仍在保险公司或者其他保险中介机构中工作的。
    第九十五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经纪分支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在开展经纪业务过程中,不得有下列欺骗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行为:
    (一)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二)以本机构名义销售保险产品或者进行保险产品宣传;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泄露在经营过程中知悉的保险公司、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
    (五)挪用、截留保险费、保险金或者保险赔款;
    (六)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第九十六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经纪分支机构及其业务人员在开展经纪业务过程中,不得有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虚假广告、虚假宣传;
    (二)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其他保险中介机构的商业信誉;
    (三)利用行政权力、行业优势地位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或者限制其他保险中介机构正当的经营活动;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五)超出许可证载明的业务范围从事保险经纪业务;
    (六)向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支付回扣或者其他非法利益;
    (七)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一百一十六条 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设立保险经纪机构的,由中国保监会依法予以撤销,对存在出具虚假材料等行为的投资人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有关投资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设立保险经纪机构。
    第一百一十七条 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中国保监会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所申请事项,并对保险经纪机构或者保险经纪分支机构给予警告。
    第一百一十八条 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中国保监会行政许可的,中国保监会依法撤销许可决定,对保险经纪机构或者保险经纪分支机构给予警告,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因客观情况,许可决定撤销已无实际意义或者不能执行的,对该机构处以3万元罚款。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资格证书》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证书的,中国保监会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资格证书》,并给予警告;该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向中国保监会申请《资格证书》。
    第一百二十条 《资格证书》持有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的,中国保监会依法撤销《资格证书》,并给予警告;该证书持有人3年内不得再次向中国保监会申请《资格证书》。
    第一百二十四条 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处以2万元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罚款;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罚款:
    (一)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者转让许可证的;
    (二)使用过期或者失效许可证的。
    第一百二十五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经纪分支机构及其业务人员有本规定第九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对该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三十三条 保险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一)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或者资料的;
    (二)拒绝、妨碍依法检查监督的。

《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1〕3号 2001年11月16日)

    第四十四条 保险公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与非法从事保险业务或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或个人发生保险公估业务往来;
    (二)超出中国保监会核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
    (三)超越授权范围,损害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四)向保险合同当事人出具虚假的公估报告;
    (五)伪造、散布虚假信息,或利用其他手段损害同业的信誉;
    (六)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限制他人订立保险公估合同;
    (七)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恶意欺诈保险公司;
    (八)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其他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保险公司利益的行为。
    第六十七条 保险公估机构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制他人接受自己作为保险公估人或所做出的公估结果,或采用非正当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的,给予警告,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
    第六十八条 保险公估机构与他人串通提供虚假报告来骗取保险金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
    第六十九条 保险公估机构在业务经营中捏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信誉,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条 保险公估机构超越授权范围,损害委托人合法权益,或串通他人欺诈委托人的,给予警告,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
    第七十三条 保险公估机构向委托人披露虚假或不实信息,误导客户,或向客户隐瞒应报告而未报告的与保险公估事项有关的重要情况,欺骗客户的,给予警告,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

《保险兼业代理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144号 2000年8月4日)

    第二十二条 保险兼业代理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变更保险条款,提高或降低保险费率;
    (二)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职业便利强迫、引诱投保人购买指定的保单;
    (三)使用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被保险人投保或转换保险人;
    (四)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欺骗保险人;
    (五)对其他保险机构、保险代理机构做出不正确的或误导性的宣传;
    (六)代理再保险业务;
    (七)挪用或侵占保险费;
    (八)兼做保险经纪业务;
    (九)中国保监会认定的其他损害保险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保险兼业代理人在保险代理业务中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保险兼业代理人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其中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其改正,并处以警告或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保险兼业代理人《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26号 2000年2月18日)

    第九条 分红保险的销售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参加过分红保险专门培训且合格;
    二、有一年以上寿险产品销售经验,且业绩良好;
    三、有严重违规行为和欺诈行为。
    第二十条 禁止对客户进行误导、欺骗和故意隐瞒。
    第二十一条 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侵犯保单持有人利益的,中国保监会可视情节轻重给予下述一项或几项处罚:
    一、令改正;
    二、令其停止销售该分红产品;
    三、消其经营此类业务的资格;
    四、令将原有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

《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26号 2000年2月18日)

    第十六条 禁止对客户误导、欺骗和故意隐瞒。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或侵犯保单持有人利益的,中国保监会可视情节严重给予下述一项或几项处罚:
    一、责令改正;
    二、责令其停止销售该分红产品;
    三、取消其经营此类业务的资格;
    四、责令将原有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保监会令〔2001〕6号 2001年12月6日)

    第五条 保险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应当采用非专业语言,通俗易懂,并对其客观性、真实性负责,无重大遗漏,不得对客户进行欺骗、误导和故意隐瞒。
    第二十八条 保险公司违反本办法,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按下列方式给予处罚或采取强制措施:
    (一)责令改正;
    (二)取消有关责任人任职资格;
    (三)责令停止销售该新型产品;
    (四)取消经营此类业务的资格;
    (五)责令将原有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保监会令〔2004〕2号 2004年4月21日)

    第四条 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保险资金,应当遵守《保险法》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十八条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提供担保;
    (二)承诺受托管理的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保证最低受益;
    (三)将受托管理的保险资金转委托;
    (四)利用受托保险资金为委托人以外的第三人牟取利益;
    (五)与股东、委托保险资金管理运用的保险公司之间或者操纵不同来源的受托资金相互进行资金运用交易;
    (六)以资产管理费的名义或者其他方式与委托人合谋获取非法利益;
    (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禁止的其他行为。

中国企业集成网版权所有   盗版者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