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业:加入WTO后的前景

  

  对于中国出版业来说,学习和了解WTO的主要原则,了解WTO对出版战略要素以及对图书市场、出版资源的影响,很有必要。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的协议中,对我国最有利的一点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有权就我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以保护。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现状,出版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护,特别是出版资源方面。
    另一方面中国将开放十大领域:
    削减关税。全面削减关税。平均税率由22.1%减至17%;对美农产品税项5年内减至14.5%~15%;取消所有出口补贴。·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小麦、粟米、稻米及棉花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的开放市场;逐渐撤销由国家控制的豆油贸易。·限制对美出口(包括纺织品)急增。控制中国对美出口品在配额取消后急增的特别条款有效期12年;禁止中国向海外其他国家倾销的条款有效期15年。
   开放零售市场。向美国公司开放更多分销权及售后服务。·开放专业服务。向美国公司开放的专业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
    开放影音产品市场。允许更多外语片进口,每年最少20部,较目前增加1倍。·开放汽车业。汽车关税税率由现时的80%。100%每年分阶段削减至2006年的25%;允许美国机构提供购车贷款。·开放电信业。向美开放电信市场,允许外商在电信服务领域持有49%股权并于2年后增至50%;外商可全面投资互联网市场。
   开放银行业。人世后2年,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开办人民币业务,人世后5年全面开放。
   开放证券业。外国金融公司允许在基金管理企业中的持股33%,3年后增至49%;外国股票包销商可在合资承销公司中占33%股份。
    这里举我国与美国的协议很有代表性。这些领域中没有直接提到出版业。但很多领域的开放对出版业是有影响的,如开放零销市场,开放专业服务,开放影音产品市场,开放电信业。当然,还可能有在先前的政府间谈判中已经达成的承诺。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GATT(General) on Tariffs and Trad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而来的。它们源自于1994年的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最主要的几项原则如下:
    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也给予所有缔约方。在国际贸易中,最惠国待遇是指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一方在贸易、关税、航运、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任何第三方的减让、特权、优惠或豁免时,缔约另一方或其他缔约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是指在贸易条约或协议中,缔约方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对方的自然人(公民)、法人(企业)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就是把外国的商品当作本国商品对待,把外国企业当作本国企业对待。其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防止歧视性保护,实现贸易自由化。
    无歧视待遇原则
    无歧视待遇原则又叫无差别待遇原则,是WIO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规定缔约方一方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无歧视待遇的原则要求每个缔约方在任何贸易活动中,都要给予其他缔约方以平等待遇,使所有缔约方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贸易。
    互惠原则
    互惠是指两国或多国之间在贸易利益或特权方面的相互或相应让与。互惠原则体现在关税、运输、非关税壁垒方面削减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相互保护等。
    关税减让原则
    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是国家管制进出口贸易的两种常用方式。与名目繁多的非关税措施相比,关税的最大优点是它具有公开性和可计量性,能够清楚地反映关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程度。在WTO中,关税是惟一合法的保护方式。不断地降低关税是WTO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目前,关税的总体水平,发达国家大约在4%以下,发展中国家约为10%左右。
    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数量限制是非关税壁垒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政府惯用的手段,常被用来限制进出口数量。WTO倡导贸易自由化,主张取消任何非关税壁垒。
    数量限制的主要形式是:配额、进口许可、自动出口约束和禁止。
    透明度原则
    贸易自动化和稳定性是WTO的主要宗旨,而实现这一宗旨,有赖于增强贸易规章和政策措施的透明度。因此,WTO为各缔约方的贸易法律、规章、政策、决策和裁决规定了必须公开的透明度原则。其目的在于防止缔约方之间进行不公平的贸易。透明度原则已经成为各缔约方在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中应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涉及到贸易的所有领域。
    一、WTO对出版战略要素的影响
    对出版社来说,作为出版战略要素的五种竞争力量: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都因WIO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五种竞争力量中的供应商包括作者、造纸厂、印刷厂等,由于他们对出版社来说地位很重要,这里,把他们分开分析,或者也可以看成是出版社战略要素的七种竞争力量。
    对顾客的影响
    出版业最终顾客是读者和图书消费者,读者购书是因为个人的爱好、兴趣,对某方面的了解、学习、研究的需要,或受同事、朋友、老师、广告等影响而产生的行为。图书消费者不是读者,是为别人购书,是被动行为,是因为受到某种影响或指令的消费行为,如家长为孩子买书,学生为老师买书等。这两类人的购书行为受外界的干扰程度是不同的。
    加入WTO后,中国图书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的市场运作手段登陆后,相信顾客队伍会扩大,大量的图书宣传、舒适的购书环境和周到的服务会吸引大批读者产生购书欲望。可以肯定中国图书市场的对外开放,会发掘和开发图书市场,图书蛋糕会做大,对推动和繁荣我国出版事业有帮助。
    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读者是较容易引导的,读者的阅读趋向是可以诱导的,只要宣传得当,就能抓住一批读者。当然,中国的读者是有“基础”的,一方面思想长期高度一致,思想上“集体行动”的影响很深,另一方面,中国的读者文化程度普遍不算高,属较纯的那种,易引导。读者中,当然还有一类成熟的读者,较理智,主要是图书的内容打动他。这类读者只有货真价实的介绍才能够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图书消费者与真正的读者不同,为别人购买,当然讲究的是图书的外观和价格,关心的是这样的价格买这种“东西”值不值,或是冲动型的出于某种需要,找到他要的图书,不论价格,不论包装和内容,都会买下。
    当然,加入WIo对中国图书市场也有负面影响。由于大公司的加入,会过度宣传一些畅销书,从而在某一时间段,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读同一种图书,失去了文化的多样性。
    对作者的影响
    也许对作者的影响比对读者的影响更大。目前的中国作者并没有成为真正的职业,绝大部分是“业余”的。加入WIO后,情况肯定会改变,中国会出现一个靠写作吃饭的职业阶层。
    中国的图书市场没有足够的能力炮制出像美国那样的动辄发行几百万册的畅销书,书店、出版社及市场运作 手段等能力有限,所以,中国畅销书每年能卖10万册已属不易。但每年有一批书能发行几百万册时,情况就不一样了,一些畅销书作者肯定会以此为职业,获得高额报酬。
    从作者自身的角度来看,WTO使作者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作者的市场意识加强了。作者把自己看成是市场中的一员,而不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自赏式作家了。这时,他更加了解读者,知道近期读者的阅读趋向,在学会研究读者的同时,还学会了研究出版、研究市场运作手段,处处显见“职业化”素质。他会与出版社谈版税制还是基本稿酬制,他也会出现在书店签名宣传或在网上建个网站与读者交流。这时的作者真是个全能选手。
    其次,作者大量增加并多样化。有了一夜致富的例子,很多人都会加入到作者行列。有名又有利的职业,不要多少投入,进入壁垒几乎没有,回报率是如此地高,以致于有点文化的人都改行学写作去了。这样的一个繁荣景象后面必定有很多人被淘汰出局,于是一部分人独辟路径,写各种各样的作品,出现了作者多样化、作品多样化的局面。
    第三,名家效应更加明显。读者、出版商和媒体都围着名人转,名家的效益越做越大,会成为社会的一大景观。名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产生效益,出版肯定是被选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造纸厂的影响
    图书装帧要求的提高和图书介质的转换都会对造纸厂产生影响。出版社对特种纸张的要求提高,使用量也会增加,这对造纸厂的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市场对用纸要求会越来越多样化,对纸质、大小、轻重都会有新的要求,而对某一规格的纸用量不多。造纸厂应该努力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造纸厂还有资源的优势,估计还能生存。
    对印刷厂的影响
    中国的印刷设备普遍落后,国内印刷厂没有先进技术和资金,没有核心能耐,没有多少竞争力。中国印刷企业没有那么幸运,受国民待遇原则影响,预计一段时间内印刷行业会被冲垮,民族企业重整雄风有待时日。
    对出版社的影响
    对出版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出版社的运行机制受到影响。国有企业的弊端在市场中暴露无遗,纷纷寻求新的企业机制,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的出版单位会出现。
    其次,办社宗旨受到影响。思维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办社的思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地位在出版社的运作中会发生偏移,多变的图书市场会改变出版社的出书结构,使之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当初的办社宗旨。
    第三,队伍流动加快。市场化意味着,出版社职工也成为市场的、社会的。出版人才市场在中国正式出现,国外名牌出版社对人才更有吸引力,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又加重了出版社的成本,出版社的经营压力大增。
    第四,竞争对手增加。
    即使不是面对面地与国外大公司竞争,也会因为进入WTO而使我国出版社受到强烈影响。出版社要改变运行机制和经营形式,迅速壮大自己,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战胜对手。
    对潜在进入者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根据无歧视待遇原则,国外出版企业获得了在中国与国内企业同等发展的机会。这一条会影响到中国政府的出版政策。可能国内一些企业会先于国外企业成为新进入者。就目前情况看,一些“书店”、“工作室”和“二渠道”已经在政策缝隙中进入了出版业,只要政策松动,他们就能成为出版业的正式成员参与市场。
    国外的企业的完全进入可能还有待时日。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5年的时间,那么,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方面的图书版权也有一段时间的保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外企业进入出版是有可能的,而且时间也不会太长。
    对替代品的影响
    图书的替代品已经很多了,新的替代品还需时日。图书已有的替代品可以分为直接替代品,如磁带、像带、 VCD、DVD、CD—ROM,E—BOOk等;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和网上出版物等。
    中国加入WTO,会使新技术加速进入中国出版,E—BOOK和网上出版物等替代品会有新的发展。也会使图书所占的比例下降。
    有一种预测,未来书业的发展以网上出版和按需印刷为主,E—BOOK更受欢迎,那时,人们进入传统书店也许主要是为了了解书业信息、收集目录或下载操作。(见M8u1CBide、Hugh Look等MikeShatzkin在2m0年3月22日英国伦敦“2010年的书业”研讨会上的讲话。)
    二、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中国的出版业利润集中在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印刷厂和其他部门比重较轻。由于没有竞争优势,WID对印刷厂和造纸厂等的冲击力几乎是毁灭性的。而出版社,由于国家有保护的权力,应该说WID对出版社受到的伤害较小,相反,由于图书市场的开放,中国的图书市场会发展很快,这会带动出版社的发展。
    根据中美关于WTO谈判协议,2001年中国将开放图书零售市场,2003年将开放图书批发市场,也就是说,WTO对中国出版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图书市场。
    比较中外图书市场的现状不难发现,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图书市场是不成熟的,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网点结构不合理,专业店功能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低下,地方保护严重,批零系统分工不清,系统内部店与店之间有所竞争,但对外竞争不力,服务水平不高。以这样现状是无法面对外商竞争的。所以新华书店系统要加紧努力,其他书店系统要尽快建立,尽早准备应付对手的挑战。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网上书店和超级书店对我国图书市场将会产生的影响。
    网上书店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表面上看,网上书店只会拉走一部分传统书店的客户,似乎影响不大,但仅有这点认识是不够的。
    由于网上书店的挑战,传统书店被迫上网,开始网上经营,并努力完善自己的配送系统,使传统书店有能力在网上一争高低,在丰富网上书店的同时,加剧了网上竞争,从而使网上书店发展更快。这样,本来传统书店想通过上网拉回一部分客户,而事实上却加大了客户网上购书的份额。最终,网上书店拉走了更多的客户。
    对传统书店来说,更危险的是网上书店的不断强大,加上社会对网络未来的高期望,使网上企业更有能力购并传统书店。这对传统书店构成强烈冲击。
    从图书市场整体来说,网上书店的发展,方便了客户,而完备的配送服务系统使图书服务方面更上一个台阶,从而发展了图书零售业,促进了图书市场的发展。
    但出版社要认识清楚,网上书店其实没有扩大出版社的读者群。
    读者永远比网民多!书虫比网虫多!
    超级书店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目前,中国很多大书店,包括上海书城在内,称得上超级的大概20多家。但它们不是一个“老板”的,不是连锁的,分布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大都分成为当地的形象工程。
    进入WTO后,国外的书店进入中国已经没有多少障碍了。它们可以通过新建或收购或参股的方式进入中国。先横向发展,快速在全国各地铺开,再纵向发展,进入社区,连锁店、超级书店并进,建立完整的销售网络。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看看对图书市场的影响会如何。
    △出版社
    与这巨大的销售网络打交道,出版社营销人员省力了,不要一家一家跑了,但交易双方的主动权倾向书店一方,让利不可避免。同时,一二家大书店认为销量不大的书,出版社就不会出版。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影响说小点,是书店可以左右出版社的命运,说大点就是使我国图书失去了多样性。
    △独立小书店
    超级书店凭借雄厚的实力,咄咄逼人,抢占市场份额,会令许多独立小书店纷纷倒闭。这势必影响国家整体的发展,所以,小书店要为生存做好准备。专业化,特色化,优质服务,恐怕是独立小书店的经营生存之道。
    △读者
    超级书店扩大图书市场的规模,为书业繁荣作出贡献,经常介绍优秀图书,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销售量,而宽敞舒适的店辅、品种丰富的图书、热情周到的服务又会吸引大批读者,增加购书群体。这不仅对读者有利,对出版社也有利。
    三、WTO对我国出版资源的影响
    我国的主要出版资源是作者及其作品。保护我国出版资源就是保护我国作者和作品不流失。
    作者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发表他的作品,假如只以出版方式发表,那些发表作品的出版社就有保护和使用作品的义务和权利。作者的利益体现在其作品的使用过程中,出版社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只有把作品用好了,作者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反之,作者无利益,作品无品牌,作者就会把其作品放到一个放心的,能帮他创造更大利益的出版社出版。
    由于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的,我国可以保护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保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出版属文化产业,所以,相信我国政府也会采取具体措施保护我国的出版资源。然而,中国的情况又很复杂,很特别。中国还有台港澳地区。一些大型跨国出版集团不可以到大陆注册,估计可以到台港澳地区注册,然后在大陆进行出版活动,吸引优秀作品到那里出版。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中国的作者和作品,掠夺中国的出版资源。问题在于,作者这一方也乐于这么做,在国外著名出版公司出版作品会成为时尚。所以,这一运动会因为作者的推波助澜而愈演愈烈。
    另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国外出版公司与国内出版社就某一项目进行合作,共同投资,利益分成。可能会从不赢利项目开始,建立合作关系,逐步过渡到赢利的大项目,从而获得版权,获得中国出版资源,造成进入中国出版业的事实,来影响政府的出版政策,最终,或多或少达到法律认可而正式进人中国出版业的目的。
    还有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国外出版公司控制一部分网络公司,利用我国网络法律真空,进行网上出版活动,设法获得中国作品的网上版权,间接获得中国出版资源。或者国外出版公司收购中国网上出版公司,也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中国的出版资源。
    以上的情形都是描绘出来的,也许没有机会实践。如果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想,会制订相应的法律来阻止出版资源的外流的。
    四、WTO对我国版权的影响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许可协议等手段,知识产权所有者将专利、商标等的使用权转让给技术接受方,从而获得技术使用费;通过版权许可合同,版权所有者获得版税收入。一国国民如果拥有较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还能增加本国出口收入,改善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WIO的组成部分,该协定规范着世界知识产权贸易的进行。知识产权主要分三个方面:专利、商标和版权。本文只涉及到版权问题,专利和商标不在讨论之列。
    WIO要求成员国对知识产权的立法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协调一致。但对不同国家安排了过渡期,其中:
    发达国家:1年;
    发展中国家:5年;
    转型经济国家(知识产权立法遇到困难的国家):5年;
    最不发达国家:11年。
    并规定,在过渡期中,要求成员国不得采取任何导致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降低的措施,所有成员国都有义务实施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1982年《商标法》出台,1984年《专利法》推出,1990年《著作权法》获通过,以后还陆续通过了一些实施细则、条件等相关行政法规。
    同时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1980年3月3日我国加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3年5月我国正式成为国 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会员,1985年3月19日加入《巴黎公约》,1992年10月15日我国又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同年获准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以上所有协议都纳入WTO的统一框架。
    中国加入WTO后,就版权方面而言,对我有利的方面有二:
    一是版权进口加大。中国有个庞大的市场,意识形态炯异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作品急于想进人中国市场,一旦在中国获得无歧视待遇,想必西方版权会蜂拥而至,版权贸易量会加大。这当然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但文化垃圾也会混进来,政府当出面加以控制。 二是盗版业不再风光。强大的国际版权保护令中国的盗版商难有所为,盗版风会刹住,市场会更加有序,获得国外版权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我不利的方面也有二:
    一是大量外汇流向国外。尽管WTO推动了版权贸易,但就近期来看,引进肯定大于输出,而且,引进成本攀高,出版外贸会大量逆差。
    二是法律不健全,纠纷中我方不利。我国1990年出台的《著作权法》的保护水平明显太低,修订版迟迟没有推出,要完善立法,负担较重。
    五、出版业的前景分析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出版业处于一个动荡阶段。未来的若干年(一说10年)出版业将迎来不安的主要因素有:WTO的影响;国有出版社的改革;潜在出版社对正规出版社的冲击;教材、教辅市场的重新分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吴智仁的主要观点,见《中华读书报》2000年1月26日报道)。本节先对现有出版社、潜在出版社和书店的前景作一分析,再对国外出版社在中国的前景作一判断,最后分析一下中国出版业向外发展的前景。
    现有出版社的前景分析
    前文已经分析,WTO虽然对现有出版社的直接影响最小,但由于WTO对图书市场有很大影响,间接对出版社也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出版社会怎样呢?
    首先,在未来5年中,对策有误的出版社会明显感到压力大增。那些学习慢、扩张慢的出版社,很快就会施展不开,市场份额缩小。只要政策许可,也许,5年后会出现第一批破产的出版企业。
    其次,5年后,政府政策的松动,会有一批潜在出版社加入正规军行列。这使一些经营不善的出版社又出现危机,人才被挖走,选题资源被瓜分,从而,又会出现一批传统出版社难以为继,特别是一些目前靠行政图书而不是靠编辑和经营运转的出版社,届时它们可能被兼并。
    再次,一些扩张快并打出品牌的出版社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动荡10年后,我们将会看到在中国大陆几家或几十家大中型出版社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较大的出版集团的品牌优势会发挥迷人的作用,他们已经学会国外的运作方式,按自己的企业战略发展,并有能力到国外发展,参与世界图书市场竞争。
    另外,一批有特色的小出版社,也能根据自己的“小特精”的优势,很好地生存,或靠某一类书,或靠某项基金支持。
    总之,10年以后,中国出版业可能出现实力强劲的出版企业,通过优胜劣汰,使我国出版业走向繁荣。10年后,“中国出版业”的叫法也许不太规范了,可能还是叫“中国媒体业”更确切。因为,大公司肯定已经不只经营图书了,也许所有与图书有关的行业都已参与了。这一前景的描绘虽然是虚拟的,但还是很让人振奋的。
    潜在出版社的前景分析
    目前,“二渠道”、“书商”和“工作室”等词经常出现。这些势力按现有法律是无出版权的。他们的存在是现有体制下的“畸形儿”。目前的出版杜,如果不出坏书,是不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有了出版资源却不善经营,以出卖书号为生,为那些有选题而无出版权的“工作室”、“二渠道”和“书商”提供了方便。从道理上讲工作室里的好选题应该获得“出生证”,但不该是以买书号方式。显然,这里有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从繁荣文化的角度看,好选题都应有出版成书的权利,但现行体制下,新闻出版又是不对外开放的。这 就是矛盾。
    在WTO的影响下,应该会有所松动,但还需要时间。学术界已有多种意见,如,出版社的所有制可否采用多种形式;出台出版法,让法律来制约出版社;把意识形态和现代科技分开,先开放科技图书的出版等。
    我相信,任何形式的出版开放,都应符合当时国内形势的需求,任何超前和滞后都不利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版对外开放,首先应对国内开放,“二渠道”们进入出版市场,会对繁荣图书市场有利,前提是不影响我国的安定团结。
    书店的前景分析
    前述已经表明,WTO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最大的部分是书店。由于书店在我国出版业中所占分量仅次于出版社,所以对书店的前景最为关注。
    下面在分析新华书店、民营独立书店和潜在书店的前景基础上,分析国外书店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新华书店的前景分析
    总的来说新华书店的前景是危险的。如果,按现有体制和经营方式运行下去,只要国外大书店进来,没法竞争,只能缴械。好在还有相当长的缓冲时间(前文分析为10年),有时间作出反应,提高竞争力。
    如果,5年内修补目前的新华书店系统,辅之以同样大小的另一些系统与之竞争,使之完善,提高经营水平,10年后,应该可与国外大书店一争高下。新华书店的品牌在国内还是有号召力的。
    民营独立书店的的前景分析
    独立书店的运营相对来说要困难一点,但只要有特色,生存不成问题。独立书店一方面要使自己专业化,另一方面也要增强自己的实力,搞连锁经营,因为单个的书店覆盖面有限,顾客有限,且成本高。
    独立书店的生存环境还要靠政策的呵护。国家应该认识到独立书店存在的意义,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应从制度上保证独立书店的存在。
    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只要有人看书,优秀的独立书店就能生存,我对善于经营而有特色的独立书店的前景保持乐观。
    潜在书店的前景分析
    不可否认,中国图书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目前,也有不少企业想进入书店行业竞争,这些企业越早进入越好。
    现在时机正好。现有书店经营不佳,与之竞争难度不大,国外企业还没有进人准备。这段时间正好是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国内还缺乏像新华书店这么大的书店系统,如能及早建成大型的书店系统,将会赢得很大的市场份额,前景肯定不错。
    另外,网上书店也是一个很好进入途径,尽管目前网上书店前景不明,但改变人们购书习惯不需要很长时间。网上书店是无界限经营,所以,竞争会更加激烈。只有有能力在网上做大的企业,才能在网上生存。奉劝中小企业不要在网上大动干戈,否则离死不远了。
    国外书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尽管我认为国外书店的进入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如10年。但一旦进人,还是会有相当好的发展前景的。
    一是因为,中国图书市场太大了。
    二是因为,国外书店经营成熟,有经验,能够拓展中国图书市场。
    三是因为,国外书店进时,有充分准备,决策系统’全。
    四是因为,国外书店实强劲,后劲足,品牌有优势。